“数字防疫”再上火线
来源:郑州市大数据管理局  时间:2020-03-21 10:00:00  

疫情下,河南之硬核,人人皆知。

河南的关键在郑州。

截至3月19日,在所有与湖北接壤省份的省会中,郑州的新冠肺炎累计确诊患者人数以157例位列倒数第二。然而在武汉封城前的春运中,河南却接纳了最多的武汉出省人口。如此巨大的疫情防控压力下,郑州所取成绩实属不易。“大数据组”的准确称呼,是郑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社会防控部大数据组,牵头单位是市大数据管理局,阿里云提供技术支持。

接受采访的时候,郑州市大数据管理局局长郭程明为自己声音嘶哑而表示抱歉。

1月21日,郑州市第一份数字防疫系统方案由大数据管理局向市里提出。当天晚上,领导拍板,防疫专班成立。

此后,郭程明一直保持着这样的工作状态:时刻在说话,除了应答其他部门的系统需求,协调数字化资源,与阿里云工程师沟通运维情况,进行各级系统培训外,每天还要向市领导汇报数字防疫进展,有时一天汇报好几次。

一系列“阻击战”很快打响。10天内,大数据局联手阿里云火线为郑州市研发上线“发热门诊登记信息系统”、“医疗物资上报与统计系统”、“疫情应急智能外呼系统”、“外来人员健康登记系统”等4套系统。4套系统分兵把口,守住了郑州的医疗、社区、市界。

阿里云“数字郑州项目”负责人郝亮回忆,那段时间的感觉就是阻击战、歼灭战,“指定时间,指定地点,攻下山头”。

几场大仗让大数据局和阿里云团队共同锻炼出了“快速的研发能力”、“过硬的技术能力”、“快速的迭代能力”,以及贯穿始终的政府“数字领导力”。

每一项能力都遍历考验。接下来虎嗅通过多位一线“指战员”的亲身经历,为你深度拆解复工所需要的“四大能力”。

多久上线?38小时!

快速上线能力是数字防疫系统致胜的保证。但要快速上线,首要的不是技术,而是技术人的担当。

1月21日,郝亮果断从北京直奔郑州,向郭程明提交了数字防疫系统方案,为郑州抢到了宝贵的先机。

1月23日,当郝亮正着手组建异地团队时,武汉封城的消息传了出来,“整个形势完全变了”。

有媒体报道,封城前从武汉跑出了500万人,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涌入河南。郑州市内的各大医院紧急进入临战状态,原防疫专班就地升级。市领导要求:“三天之内,发热门诊系统必须上线。”

留给郝亮的只有人在郑州的4个阿里工程师,以及全市6000多家医院规格不一的信息系统。

医院算是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单位,但医院的信息化系统是自行采购,自行建设,标准、格式、接口各不相同,三天内打通实属天方夜谭。

情急之下,郝亮咬牙决定:从头搭建。

他立刻挨个给阿里兄弟部门打电话。1月24日,大年三十,支付宝、钉钉、阿里云前、中、后台的工程师、全球技术服务部的的同事们都应征而来。

特殊时期,去完成一项特殊的使命,经历总令人印象深刻。阿里云全球技术服务部的王璐华搭乘动车从浙江前往郑州,整个车厢只有他一人,感觉如同坐了一趟“专列”。

窗外的新年礼花成为炮火,这场“发热门诊登记系统”之战,就成了郑州所有大小战役的开端。

幸运的是,两年前阿里内部孵化出一个叫“宜搭”的项目。宜搭集合了页面设计、业务规则定义、数据沉淀与分析众多能力。即便是一个编程新手,只要在指导下使用拖拽、配置等动作就能快速搭建简单的系统功能。

采用“宜搭”,郝亮他们只需分出部分人指导郑州市65家发热定点医院独立搭建子系统,而大部队则能把主要精力放在解决更难的技术问题上。

另一边,大数据局紧急协调郑州有关各大局,资源纷至沓来。由于郑州市的重视,各部门通力配合。终于,大年初一,原计划三天上线的“发热门诊登记信息系统”研发完成,只用了38小时。

“快速上线”能力,构筑了郑州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屏障。

为何快速上线如此重要?因为,数据是防疫的探针。如果领导不能准确掌握发热病人数量和发热门诊承载量,可能会一味增设发热门诊,导致妇幼保健院、肾病医院、血液病医院等专科医院接诊新冠患者。造成交叉感染,后果不堪设想。同时也会挤压医疗资源而耽误其它病患。

事实上,郑州、北京、辽宁等地都缩减过发热门诊数量。北京就在101家发热门诊中保留了76家,疫情较轻的辽宁则在282家中保留了184家,其他发热门诊暂时关闭。

正是明白责任大于天,阿里云技术团队才分秒必争,突破“三天”的极限,做到了“38小时”上线。

0371不行,换成12320

在“快速上线”、“技术过硬”、“快速迭代”这三项技能中,“技术过硬”尽管排在第二位,但最能体现科技公司的实力。

完成“发热门诊登记信息系统”任务后,阿里云技术团队主动请缨开发了“疫情应急智能外呼系统”。这是一套用机器人客服向郑州市民拨打电话填报健康信息的系统。

这一次,阿里达摩院的人工智能“黑科技”占尽风头。

郭程明回忆,没有数字防疫系统之前,社区人员要挨家挨户敲门,挨个打电话统计情况。仅电话一项,一个社区人员每天要做4次统计,每次统计要打200个电话,每个电话要统计二十项数据,几乎占用了全部的工作时间。社区的状态是“无序”、“各自为战”。

虎嗅了解到,其他城市也曾被社区健康登记拖累了大量精力,甚至一些病人因此得不到及时响应,耽误治疗,由轻症转向重症。

鉴于此,阿里云技术团队提议研发“疫情应急智能外呼系统”,在郑州率先应用阿里达摩院的人工智能黑科技。AI话务员一分钟能呼叫2000人,理论上只要增加算力,系统的承载能力近乎无限。

然而问题随之而来。

郝亮发现,系统的“接听率”很低。原来,他们用的是0371的号码,“不够权威,老百姓不认”。

这时,大数据局挺身而出。大数据局向指挥小组建议,将系统接入“12320全国健康服务热线”,再由防疫领导小组发布“启用外呼系统的公告”。为了全力配合,市卫监委还调集了上百人的人工接听队伍,以服务那些没有即时接听电话而回拨的市民。

经此调整,该系统的接听率和完成率双双冲上89%。截止3月18日零时,系统共计完成呼叫 99万次,接听人数为84万人。

郝亮介绍,此举引发了全国效仿,一时间AI智能外呼和12320这个原本冷门的号码都成为了“抗疫”主力。

数字化不能帮倒忙

在“快速上线”、“技术过硬”、“快速迭代”这三项技能中,“快速迭代”是一项可能让工程师“落泪”的技能。

因为在郝亮看来,“如果快速迭代跟不上,就无法持续满足客户需求,就会被弃置不用,甚至帮倒忙。”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