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防“疫”——看不见的“一线”
来源:郑州市大数据管理局  时间:2021-08-17 15:25:45  

8月15日,是樊帆封闭工作的第13天。作为郑州市大数据管理局资源管理处处长,十多天里,他和9名同事一起封闭隔离在空荡的大楼里,执行维护全市核酸检测信息系统运行、全市政务网络安全、向省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推送重点人群排查数据等任务。

“我们必须24小时紧盯系统运转情况,每10分钟向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报告相关数据,以确保全市扫码及核酸检测系统正常运行。”樊帆说,这个特殊时期,他们与百余名分布在各个县(市、区)及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大数据”人一起,夜以继日保障着疫情防控相关系统的运行、保障全市全员核酸检测工作的顺利推进、重点人群筛查精准高效落地。

数字防“疫”——看不见的“一线”

7月30日,刚刚经历持续特大暴雨袭击,尚处于恢复重建中的郑州再次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而在这场战“疫”中,郑州市大数据局承担着全市全员核酸检测等重要系统上线及运维,以及防范系统遭受外部攻击、保障个人隐私、严防数据泄露等工作,是疫情防控中科学防控、精准防控的重要支撑。

8月3日,该局所在办公楼划入封闭区,整栋大楼清空工作人员实行封闭隔离。一时间,往日熙熙攘攘的办公楼变得空空荡荡。

彼时,全市全员核酸检测工作正在进行中,系统的监测和数据的整理上报十分关键,且为确保数据安全系统登入只能在局里进行,系统不能没人保障。关键时刻,樊帆和同事樊亚辉站了出来,带领负责政务云运行的中国联通郑州市分公司、负责网络安全的成都卫士通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以及负责基础网络监测和设备监测河南融浩通信工程有限公司运维人员,组成10人团队“逆行”进入空无一人的办公楼,开启了隔离封闭白加黑、连轴转的工作模式。

“实际上,全市全员核酸检测系统在今年1月底,郑州航空港实验区组织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实战演练)后就已经进行升级优化,为全市核酸检测做准备。”樊帆介绍,早在国内疫情出现多点散发之初,市大数据管理局就制订了应急预案,按照预案在全员核酸检测前,我们要对系统进行反复测试以确保平稳运行,虽有以往经验,但这是首次开展全市全员核酸,再过硬的技术也是“摸着石头过河”。

与疫情赛跑 时刻绷紧神经应对各种挑战

8月3日到4日,第二次全市全员核酸检测开始前,樊帆他们经历了两天一夜全员满负荷运转。

“经历了郑州首次全市全员核酸检测,我们发现了系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平台访问量骤然上升,大量请求瞬间涌入,数据库负荷快速升高,导致系统运行出现卡顿现象,运行效率下降。”樊帆说到。

面对问题,大数据管理局迅速应对,利用不到8个小时窗口期,紧急对系统进行优化升级,在5日凌晨解决了高并发、高负载造成的采集速度缓慢等问题。

与时间赛跑,与疫情赛跑,8月5日,郑州第二次全员核酸检测正式启动,各方努力下,创下了32个小时完成全市全员核酸采样的记录。而这一记录很快被打破,在第三次全员核酸检测时,郑州市仅用15个小时就完成了对一千多万市民的核酸采样,时间缩短了一半以上。

在这看似高效顺畅的背后,是一个又一个紧张的瞬间。第二次全员核酸检测过程中,由于前端采集服务器压力过大,一个周期之内CPU占比一直呈上升趋势,一度超过60%,按照预案,大家开始对服务器进行扩容和性能优化。“这个过程需要人工分类资源,进行调控。就好比一个杯子里的水快要装满了,又拿来一个空杯子,是需要人来把水倒进这个空杯子里。”这是一个简单直白的比喻,实际操作起来,却远不止这么简单。

紧盯各环节 确保系统顺畅

在全员核酸检测中,全市16个区县共设置了4000多个采集点,同时进行预登记,扫码分组,将采集对象信息与试管绑定等等,需要强大的后台支撑。医务工作者、基层工作人员以及志愿者们夜以继日,大数据工作者也是一刻不敢松懈。

记者了解到,除了办公室封闭办公的10人外,另有30余人的数据团队,通过钉钉机器人等方式,保障每10分钟更新一次疫情数据,同步至县(市、区)疫情防控指挥部,辅助各区县合理进行核酸检测的督导和调度,为核酸检测应检尽检,提供信息支撑。

从7月30日至今,已有15天时间,在大数据人看来确实是紧张的300多个小时,他们不分前线后方、白昼与黑夜,以现代大数据技术为基石,用海量数据来守护全市人民的健康,发扬敬业奉献和勇于担当的精神,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