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密市强化政务服务举措 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来源:新密市大数据管理局  时间:2020-03-03 16:10:52  

 

      近期,为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双统筹、双推进”,新密市不断强化政务服务举措,全力保障疫情期间政务服务不掉线、不断档。

一、全面推行“不见面”审批服务模式

推行“全程网办”。企业和群众可通过河南省政务服务网、“i新密”智慧民生公共服务平台根据需求快捷办理事项,实现“网上办”“掌上办”。鼓励利用自助服务终端“自助办”。鼓励、引导企业和群众通过市政务服务中心、分中心投放的14台自助服务终端设备办理业务,减少人员聚集,避免近距离接触。支持“双向邮寄”“送达办”。对需提交纸质申请材料的政务服务事项,通过邮寄方式提交纸质材料,各审批服务部门办理完成后通过邮寄方式送达结果。设立“综窗”代办。在市政务中心一楼设立涉企综合服务窗口,提供咨询、引导、代办等综合服务。推行“电话办”“预约办”。全面公开服务热线,提供电话咨询、电话指导办理业务服务;对确需现场办理的特殊事项通过政务服务网、微信公众号、热线电话等分时段预约,错峰错时现场办理。

通过“不见面”审批服务模式,已累计办理政务服务事项8300余件,最大限度满足了企业和群众各项需求,实现了疫情防控“不松懈”、政务服务“不打烊”。

二、开辟工程建设领域政务服务绿色通道

大力精简材料和环节。召集各审批服务部门,针对疫情期间所有涉企政务服务事项,进一步压减材料、简化环节、优化流程。各部门共精减材料160余项、减少审批环节90余项,使审批服务环节更少、流程更优、时限更短、效率更高。

推行承诺制“容缺办理”。针对工程建设项目推行全阶段容缺办理模式,企业提供图片、视频、电子文档等资料,并做出疫情平稳后补齐纸质原件的相应承诺,各审批服务部门创造条件推行“立即办”、“容缺办”。

深化“拿地即开工”工作模式。针对全市工业、公益、民生等建设项目,企业“拿地”后做出书面承诺,8个审批部门3日内接力完成盖章,企业即可先期开工,所有手续实行容缺办理。整个过程中,属地乡镇上门“取件”(承诺书),市大数据局上门“送件”(并联审批单),完成服务“闭环”,实现企业全程“零跑动”。2个省、市重点项目已完成“拿地即开工”并联审批。

实行线上招商、“云签约”。针对重点招商引资项目,通过钉钉群、微信群等进行群内会商、视频会商,并采用“屏对屏”方式进行“云签约”。目前,通过线上招商对接洽谈项目20个,已洽谈成熟项目10个,洽谈成熟项目总投资约118亿元。

三、健全机制强化服务保障

推广钉钉“线上复工”机制。制定下发《新密市关于进一步全面推行使用企业员工健康登记系统的通知》,全面推广使用钉钉,通过钉钉系统对全市复工复产企业进行线上审批、线上管理。截止3月3日0时,钉钉备案企业1827家,涉及员工81362人,其中: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85家,复工率达到100%。

推行“特事快办”服务机制。针对防疫用品生产企业,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组牵头,各部门安排专人对接跟踪服务,实行“优先办”“容缺办”“上门办”,“特事快办”。现已办理完成9家口罩生产企业相关手续,其中:新成立4家,转产5家。

健全线上解决问题机制。针对企业以及行业主管部门、乡镇办等反映的涉企政务服务疑难问题,由市大数据局牵头,通过各钉钉服务群线上协调对接各部门,采用“群内响应180”服务模式(180秒内答复所有提问),线上答疑,线上审核,确保涉企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最大程度减少企业见面次数和跑动次数。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新密市把握危中之机,在强化政务服务举措的同时,归拢资源规划、卫健、应急、城管等19个部门25个数字化项目,加快推进“城市大脑”建设,以期通过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科技手段,全面提高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能力,大力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新密市大数据管理局  田万吉)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